理念是魂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智的一切服务均从理念开始
以创新缔造学校的文化力、品牌力!

健康文化构建力

健康文化构建力

    加强体质训练,培养学生健康体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而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尽管知识在人才竞争中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它却不是唯一的因素。人才的质量还包括体质、心理等各种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同样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体质的健康,更是重中之重。

    作为21世纪人才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群体,学生自然不能忽略身体健康对自身、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校应该把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当做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来抓,当做一种文化力来构建。

    早在1926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

    如今,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尽管国家和各级行政机关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提出了要求,寄予了厚望,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却不容乐观。

    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22岁年龄段的男生的平均身高均低于日本男生,约低1. 96厘米,其中7l4岁年龄段的男生比日本相应年龄段男生低2.28厘米。

    众所周知,运动对于身高和素质的提高有重大作用。而事实上,我国1318岁的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时间却不断减少。

    与日本中小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每天要多做一个小时的作业,睡眠也比日本孩子短一小时,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也少得多,运动严重不足。

    这样缺乏运动的结果,使学生容易出现过于紧张、心理负荷大等现象,而且近视、肥胖、身体畸形,甚至成人病儿童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学生目前的健康现状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都迫切地要求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敦促学生加强体质锻炼。

    对此,一些有远见的学校看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并  能有效改善这种不良状况的方法。比如,一些学校把健康当成一种校园文化来抓,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充分进行体育锻炼。

 

 (一)借助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动起来

    近年来,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不少独生子女被家长娇惯等原因,学生锻炼身体的平均时间大为减少,身体素质有下滑趋势。仅从各个学校所进行的体育考试上,就可见一斑。

    很多学生平时不重视体育锻炼,直接导致了体育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且学生中体弱、多病、肥胖、近视的,也越来越多。

    这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问题的相继出现,令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的校领导们非常担忧。

    就在此时,教育部下发了“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书,要求全国每所学校必须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同时,通知还要求全国大中小学生,从20081026日至2009430日,每天都要进行固定长度的长跑练习,要求中学生每天跑1500米。

    万州高级中学以此为契机,积极倡导在校园内“健康第一”、积极锻炼,并努力使之形成一种制度、一种氛围、一种文化。

    校长何大胜向全校学生发出“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锻炼强健体魄,呵护身心健康”的号召,并提出“学习不好是次品,思想不好    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的警言。

    为了让学生搞好体育锻炼,学校精心策划,研究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学校要求全校师生充分利用校园的所有活动场所,包括大操场、场地边角、空地等,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废物利用等,开发了一些融童趣、乐趣和创造性为一体的健身活动。比如,集体跳绳、集体蛙跳、拔河、健美操等集体体育活动以及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等混合型体育活动。

    在各年级教师的组织带领下,万州高级中学的学生们,在校园内的各个活动场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健身运动的活泼身影随处可见。

    运动场上,学生们合着轻快的节拍做着健身操、韵律操,他们身体舒展、动作整齐;校园公潞上,学生们迈着轻快的步伐,穿过校园的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慢跑;还有的学生在跳绳、踢毽子、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青春与活力充满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推行的具有童趣、乐趣和创造性的“阳光体育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都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都愿意用锻炼的辛苦去换取健康的体魄,并且也慢慢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运动习惯。

    一位高一学生高兴地说:“阳光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我们学校每天下午安排的课外活动,大家都乐意参加。我们一定会好好利用学校安排的体育活动,强健自己的体魄,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

    此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校还多次举办全校教职工的运动比赛,让教师带动学生,使他们爱上运动。

    体育,在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一门课程,更应该是一种传承健康文化的重要渠道。毛泽东同志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的学生凭借什么去与人竞争,去创造未来?

    在万州高级中学正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深表担忧时,教育部正好颁布了倡导全国大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倡议。借助这一大好时机,万州高级中学想到了借此对学生进行健康文化的推广。

    为此,除了抓住教育部提供的“天时”外,学校还积极创造了一系列具有童趣、乐趣和创造性的活动。

    尽管活动场地有限,学校却提出“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废物利用”的方针。这让学生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有效地进行体育运动。

    就这样,当万州高级中学想方设法为学生的体质训练创造条件,而学生也乐于从事这些体育活动时,一种崇尚体育锻炼的健康文化,就在万州中学形成了。

    (二)富有创意,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下课铃声刚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的校园,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在宽阔的操场上和体育馆里,学生们做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踢毽子、掷沙包、跳绳、放风筝……

    这只是潍城区实验小学“阳光60分课程”的一个缩影。

    自从2006年“阳光60分课程”在山东潍坊市2000多所中小学校中全面推行以来,潍城区实验小学就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学生享受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快乐。学生每天都能在快乐中自主活动、锻炼1个小时,努力把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响后,伴随着英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各班学生开始排成3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下楼了;接着,歌曲就变为《幸福拍手歌》,此时教学楼中还有学生在有秩序地下楼,而那些先到达操场的学生,却已经边拍手边唱歌了。

    5分钟后:所有学生都已经到达操场内各班的指定区域,音乐也变成了 《少先队队歌》。学生们在这首歌的伴奏中,有节奏地踏步、转身,排成6个整齐的方阵,准备做操。

    此时,运动的氛围早已笼罩了整个校园。

    做操,是实验小学学生在大课间活动的主体部分。期间,学生还要做韵律操、武术操、素质操和第八套广播体操,共4套操。

    在儿歌《小红帽》的伴奏中,学生做起了韵律操。韵律操的动作舒畅优美,能使学生在做操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武术操铿锵有力,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身体素质是不是合格;素质操的伴奏音乐是《读书郎》,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最后做的第八套广播体操,可以让学生在大运动量的活动后,获得身心调整。

    做操时,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会在前方带操,所有教职工也同样会来参加。这样,老师们可以一方面督促学生;一方面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做完这一系列的课间操后,学生们在英语歌曲《唱着歌儿回家》的伴奏下,开始按照“蛇”形路线有秩序地退场,之后再进行短暂的自我调整,就准备上课了。

    此外,因为校园活动场地较小,学校还给学生安排了为数不少的室内活动,内容与室外活动基本保持一致,仅仅做了一些局部变动,比如素质操则变成了打乒乓球。

    目前,学生们基本能做到人手一拍,从而保证了学校有效地对学生训练传统体育项目,提高学生整体的技能水平。

    尽管学校资金短缺,实验小学为了学生的健康着想,还是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校因地制宜地添置了云步桥、板鞋、旋转架等体育器械,制作了较力器、垫子等器具,开展了竹竿舞、摸高、跳方格、打靶、滑旱冰等活动。

    这些活动,基本上不需要学生具备什么特长,只要经过简单训练,人人都能参加,并且能够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比如,滚筒可以锻炼学生的步频,旋转架可以锻炼学生的耐性,转轮可以增强平衡器官的机能和上下肢与腰部的力量,而竹竿舞则可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灵活性……

    就这样,学校把校园的本来面目还给了学生,让校园成为了学生真正的乐园。而学生们呢,在快乐的体育运动中,不仅学到了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合作,还大幅度地提高了身体质量,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锻炼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无异于呼吸对生命的意义。然而,很多时候,不到关键时刻,我们是意识不到呼吸对生命的意义的。同理,不到被疾病困扰的时候,我们也往往忽略了锻炼的重要价值。

    为了防患于未然,学校应该提早对学生进行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为核心的健康教育,让学生从小就练就强健的身体。

    与一些学校不同的是,潍城区实验小学想到了快乐体育这个教育理念。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让学生在体育中找到快乐,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进行体育锻炼。

    为此,学校在课间操的安排上,从出场、做操到退场,为学生播放了不同的儿童歌曲。而他们安排的4种体操,也从根本上让学生感觉不到仅做一种体操的单调。

    学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为学生们购置的体育器械、器具,开展的竹竿舞、摸高、打靶、滑旱冰等活动,更是以其新颖、时尚、动感为学生所喜爱。

    实验小学这些既面向学生全体,又照顾个别学生,把体育健身、趣味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快乐体育活动,是完全符合学生特点的,能够吸引全体学生加入体育锻炼中。

    当潍城区实验小学这样向学生们宣传、推广健康文化时,学生们自然会欣然接受,认真地去参与学校安排的体育锻炼活动,并积极培养自己锻炼身体的习惯,努力强身健体。

    

   (三)构建校园健康文化的方法

     天天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对于自制力还有待提高的学生而言,是一件难度不亚于天天保持成绩优秀的事情。但是,当校园里所有的人都积极傲运动,锻炼身体的时候,那些不爱运动的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也会加入锻炼大军中来。

    学校应该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我锻炼,我快乐,我健康”的氛围来,营造一个全校师生都积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大环境,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

    1.注重健康文化导向性宣传

    学校要以体育锻炼为核心内容,倡导健康文化,首先需要通过各种专题会议、班级活动等,在理念上进行导向性宣传,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师生意识到健康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

    为此,学校不妨多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技术、基本知识,使学生会锻炼、懂锻炼,并找到一两个自己特别喜爱的项目,加以强化、提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张贴、悬挂健身格言,诸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等,或举行健身讲座、组织演讲比赛来加大体育健身宣传工作的力度,使学生在感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健康的同时,从理论层次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养成他们终生体育健身的习惯。

    2.重视开展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校园最为活跃、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不管哪个学校都应该对本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我们首先要重视常规体育活动。对于课间操、体育课等常规体育活动,学校一定要加以重视,不能以“学习第一”等为由剥夺或者占用它们的时间,并形成制度。对学生的做操情况、上体育课情况,老师要严格管理,绝不允许学生偷懒、蒙混过关。

    其次,学校应积极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如举办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体操比赛等赛事,都可以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所以,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有意义的体育赛事,把学生吸引到比赛中来,以赛促练。

    3.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体育锻炼中,如果学生对即将进行的练习没有参与欲望,就不会好好锻炼,自然就不会收到好的锻炼效果。因此,学校要想把健康当做校园文化,就极有必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在具体实行时,学校需要深入研究各种体育运动,挖掘体育运动的魅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各种激励、赏识、激趣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4.建立体育兴趣小组

    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艰苦的体力活动。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苦、累而坚持不了几天。对此,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如体操队、篮球队、武术队、长跑队、手球队、游泳队等。这一方面可以吸引大批志同道合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还可以以点带面地督促并吸引其他学生参与,培养他们各方面的体育特长。

    5.给学生布置体育作业

    在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中,学生远离了操场,没有了早操、课间操.没有了每周至少两节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育锻炼就从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变成了个体行为。

    于是,很多学生往往天天很晚起床,之后不是看电视就是打电游,把体育锻炼丢在了脑后,以至于本已形成的良好的锻炼习惯被破坏了。而假期结束后的几天里,学生们则会因缺乏锻炼经常出现体力不支甚至晕倒的现象。

    面对假期可能出现的体育锻炼的“真空”,学校应该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假期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给学生留些“体育作业”,通过多种形式把学生吸引到运动场上来。

    体育作业的具体完成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家庭环境制订详细的假期锻炼计划,将身体锻炼变成每天必修的课程。此外,我莒]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参加一两个运动培训班。

    总之,不能在假期中让学生荒废了体育锻炼。

6.加强体育活动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实效

固定的体育锻炼时间,是学生加强体质训练、强健体魄的重要保证。然而,如果学生在这些时间里只是耍花枪而不是真刀真枪地锻炼,无异于浪费对间。所以,学校在充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的基础上,应该对校内外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相关指导。

    比如,每天晨练的长跑活动,可以做到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师生同步;上下午各一次的眼保健操活动,严格进行监督,不能草率行事;充分利用好课间10分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它们真正起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作用。

此外,学校还可以进行大课间活动改革,充分利用大课间25分钟时间,改变以往的课间操惯例,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编更多、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

7.进行校运动会改革以往,我们的校运会只能吸引对运动有兴趣并且有希望获奖的学生参与。这就直接导致参与的学生人数少,覆盖面窄。这是不利于学校借助运动会掀起“全民健身”热潮的。所以,学校有必要对之进行适当的改革。

    比如,学校可以在保留竞技单项的基础上,多增设一些集体项目,提高集体项目在团体总分中的比重。这样就能在客观上打破一个班靠几个尖子运动员争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格局,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此外,在项目设置与比赛组织形式上,学校还可以设计成以学生为主体,社会人员、家长、教师为辅,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格局。

    这样,处于爱表现自己阶段的学生,就会争相努力,积极参与。

    当学校真正把学生的体育锻炼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当成一种文化来推广之时,全校师生就会在一种紧迫性中逼迫自己去锻炼身体,进而把这种被动上升为自觉,上升为一种潜意识。

    健身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为此,学校要想打造以健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一定要首先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并积极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使之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并作出成效。


 


每个梦想,我们都鼎力相助
有关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联系
132 3832 2962 易小姐 / 132 3838 5182 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