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更名成风:高等教育层面,各家学院纷纷“鸟枪换炮”变身大学。基础教育层面,中小学也不甘寂寞:或在校名中插入外国语、艺术、实验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词汇;或是脱去传统字号,更换更具诗情画意的名字;也有的新建校反其道行之,想法设法让校名和“二中”、“三小”等有着传统序列号的学校傍上关系,让自己看上去更像“根红苗壮”的老牌名校,正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相对于其他行业,学校的命名和更名涉及到更多主客观因素: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出于教育均衡的考虑等等;即使是学校自行命名,也面临着诸多限制。
尽管如此,教育品牌策划从学校常见命名方式的得失中,还是可以投射出一些与学校品牌建设相关的重要启示,值得广大民办学校借鉴和参考。
1、 “数字+序号”型校名:鱼和熊掌难兼得
这种命名方式,大致依据学校建校时间先后和重要程度来给学校起名字。据说是学习前苏联对学校命名的传统。也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其中的“北京四中”、“成都七中”、“杭二中”等学校,通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自身的卓越品牌;而遍布各地的“一中”、“一小”们,即使实际上未必是本地最好的学校,也能凭借人们心中固有的思维定势,产生了更加有利的品牌联想。
不过,对于在创新方面想要大有作为的学校来说,“数字+序号”型的校名,有时也可能成为一种桎梏。和“传统”、“老牌”、“可靠”的品牌联想相伴相生的,也难免有“创新力有所欠缺”、“固守原有风格”的印象。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名人代言”型校名:人名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名人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品牌,把学校当地的名人、举办者或捐资者等等嵌入到学校名称中的行为久而有之。从历史悠久的鲁迅中学、夏衍中学,到最近更名的陈白沙中学、叶挺中学等等。成就卓著的名人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为学校的品牌进行了有效的背书。
不过,以人名作为校名,要考虑两者之间的气质是否有足够的契合度。比如,一些办学水平不尽如人意的学校,尽管拉了本地的名人为学校“站台”,却从教学水平到办学成绩都和名人的精神与主张相去甚远,反而会给大众一种极为浮夸的感觉。
此外,以创始人和在世人物作为校名也有一定的风险。这些人在道德行为等方面一旦出现争议,将给学校品牌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非学历培训中的“山木培训”和“李阳疯狂英语”的案例,对学校同样具有警示作用。
3、“诗词典故”型校名:意境虽好,慎防乌龙
源自于“子所雅言,诗书为礼”的长沙雅礼中学,化名于“格物致知”的上海格致中学,都是“诗词典故”型校名中的典范。中国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为这种类型校名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土壤。而古文诗词微言大义的特点,如能用之得当,也能在最简约的形式下,有效的传达学校的品牌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古今文化毕竟存在差异,在选择题材时,应当寻找那些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普适价值的理念和提法。纵观当今各个领域“古风”的品牌名称,曲解古人原意或理念迂腐陈旧的,并不少见,这也对策划此类品牌人员的文化底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来为了追寻风雅,结果却贻笑大方,岂不冤枉。
4、“国际范儿”校名:不要成为一个活跃的“高仿号”
改革开放已近四十年,但不少国人对“洋品牌”仍有一些潜在的迷恋。这也导致在各个行业,着力打造品牌“国际范儿”的倾向普遍存在,教育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无论是把一些中文词汇的英文音译作为校名,还是在校名当中加入“国际”、“双语”的字样,都是学校追求“国际范儿”的具体表现。类似的行为虽然时常被公众和媒体吐槽,却仍然顽强的存在于全国各地的众多学校中,也印证了在至少在当下阶段,“国际化”校名仍有其生命力。
在此过程中,教育品牌策划应警惕两种做法,一是简单粗暴的“高仿”一些国际名校的品牌,这种行为不仅容易引发法律纠纷,而且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这种“李鬼扮李逵”的做法也会迅速被公众媒体曝光,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二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国际化和外语教学方面的学校,一个“国际范儿”的名字不仅无助于整体品牌提升,反而会模糊原有办学定位。
5、 “多重前后缀”型校名: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时下,越来越长的校名屡屡出现在公众视野,从前面冠以为其背书的xx重点大学、xx知名中学,到后缀冠以的“实验”、“艺术”、“双语”,在此姑且统一概括为“多重前后缀”型校名。想让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把学校的所有优势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品牌的名称长了,传播负荷自然就大。调查显示,在中文的语境中,二到四个音节是最有利于传播的,也就是说,学校的简称力争要控制在四个字。而“xxx大学附属xxx外国语实验学校”之类的校名,和汽车行业因为名字冗长而沦为三流品牌的的“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长安标致雪铁龙谛艾仕”颇为相似。有的是辛辛苦苦争取到的嫁接资源也就罢了,至于那些描述性的词语,绝非越多越好,正如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理所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