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魂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智的一切服务均从理念开始
以创新缔造学校的文化力、品牌力!

文化周刊|社区图书馆或将成为海南社区文化一道风景线


    海口耀江花园小区有一个好去处,那里是孩子们的阅读天堂,一间不大的客厅装满了儿童绘本等读物,有些孩子一边吃着奶,一边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看画册,享受当下的静谧阅读时光。

    这是一家私人图书馆,建于一年前,女主人名叫张璐。她说,这都是为女儿买的书,女儿长大了,就把它们分享给更多的人吧。

    近年来,虽然海南公共图书馆不断增多,但对许多读者来说,他们更希望能在离家更近的地方阅读,而一些如张璐这样的爱心人士也乐于将自己的图书分享给左邻右舍,社区图书馆、私人图书馆随之应运而生,社区文化丰富着椰城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云舒馆、海图社区书屋、万宁凤凰九里书屋、琼海白石书院、文昌山海天业主图书馆……在海南,一些企业也纷纷与出版社、公共图书馆、书店联合推出公益性质的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将图书馆搬到市民家门口

    最近,居住在海口秀英区御景湾小区的市民发现小区外开了一家社区书屋,琳琅满目的新书不仅可以随意阅读还能免费外借,这是海南省图书馆和光大银行联手创办的海口市第8家海图社区书屋。

    从2014年5月10日起,省图书馆与企业联手,相继在海口、三亚等地推出社区图书馆,3年之后,回顾海图社区书屋的发展,省图书馆馆长李彤直言这是省图书馆建设社区图书馆最成功的经验。

    在她看来,社区图书馆对推动全民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省图也一直致力于将图书馆搬到读者家门口,让老百姓能够就近读书学习。可是这件“有文化温度的事情”,在与光大银行合作之前,或因场地、或因管理,均得不到有效发展。

    虽然书源不是问题,可不是每家物业公司都愿意拿出人力、场地资源去建社区图书馆,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说破嘴,也只争取到海口龙歧社区、琼中公务员小区等少数几家物业公司的支持。

    另一方面,即便物业公司愿意拿出场地、人力资源,可是物业人员的上班时间也与居民的看书时间不一致,长此以往,社区图书馆往往不了了之、形同虚设。“在社区银行里建图书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李彤解释说。

    崭新的图书、漂亮的书架、开放敞亮的阅读环境,较之传统图书馆,这里更便捷、服务更周到;较之其他银行,这里则更像是书香萦绕的新型图书馆。据了解,省图书馆为每家社区书屋配图书1500册,图书主要以新书、热门图书及畅销图书为主,图书种类有少儿读物、绘本图书、社会科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图书,凭光大银行卡或省图书馆借阅证即可免费借书。

    对于参与社区文化共建社区图书馆的企业而言,虽然提供免费图书借阅服务并不盈利,却能藉此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更多的潜在客户。据了解,企业在建立社区文化社区图书馆时,一般会寻求公共图书馆、出版社、大型书店等有书源的组织合作,前者出人出钱出场地,后者出书。如中信银行背靠中信出版社联合推出云舒馆,万宁凤凰九里书屋是由海南华润石梅湾旅游开发公司与海南凤凰新华公司联合开设。

    “社区图书馆应成为是海南旅游地产的标配。我们在建售楼营销中心的时候,就按图书馆的形式建造,等销售中心撤掉,自然而然就变成图书馆了。”文昌鲁能集团工作人员穆海迪解释道。在她看来,海南常住人口中有不少外来人口,这些人来海南度假居住均有阅读需求,所以在海南建立社区图书馆是一种趋势。

    虽然公共图书馆、书店、社区图书馆缤纷各异,但有孩子的家长肯定懂得找不到好看绘本的痛,而这些书一般价格比较贵,即便买了,看完闲置也是一种浪费。

    在张璐看来,私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补充,往往能够提供更特色化的阅读服务。“我给女儿买了很多精装绘本,有些邻居知道后,就会找我借书,后来我想反正女儿长大了,不如建个图书馆把书分享出去。”张璐家住海口耀江花园小区,夫妻二人均爱书,所以她也为女儿买了很多读物,不同年龄段读不同的书,待女儿长到10岁,家里的儿童读物数量已相当可观,便于一年前,建立了一间私人图书馆。

    这间图书馆坐落于小区单元楼,房子是张璐租的,普通的三室一厅,她平时会在里面做些糕点,客厅利用率不高,就改成了图书馆,藏书约有千余册。这是小区孩子的精神乐园,常常有妈妈们抱着孩子来看书。“画册看得比较快,所以绘本比较多。”

    从场地到书源,全由张璐一力承担,所以图书馆只提供阅览服务,没法登记外借,只能尽量陈设一些可以现场看完的读物。“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也喜欢跟人分享。”提到建立图书馆的初心,张璐笑称“没有想太多,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她记得自己小时候常常去外面书店租书,如果不能租书,只靠买书,一个学生哪能有机会读整套整套的金庸古龙呢?所以当自己有能力时,便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爱心虽好,却也困难重重。“建图书馆最难的是场地。”三亚市民富荣校也想建图书馆,可他不像张璐那样恰好有个安静的客厅,所以,即便有出版社愿意友情赞助图书,他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存放。“我想在海南贫困市县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兼有画室功能,社区文化可以满足当地老百姓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所以位置不能太偏,不能离老百姓的生活区太远。”

    “我希望添置绘本的时候,书店能够有个优惠折扣。”张璐希望能给读者尽可能多的选择,却常常苦于个人力量的杯水车薪。对这些私人图书馆的馆主而言,他们能寻求到的社会帮助很微弱。

    “我也不知道这个图书馆能办多久,也许以后搬家了,就不会再办了。”对张璐而言,千难万难的处境下,自己唯一坚持的动力,便是孩子读书时眼睛中闪烁的光芒。“阅读真的很重要,要让孩子多读书。”

    张璐、富荣校的困境,同样也是李彤推行社区图书馆时所面临的难题,毕竟不是每个社区都有足够的资源配合建立图书馆。但李彤认为,随着共享时代的来临,这个难题也开始有了破冰眉目,也许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移动的图书分享点,可以不囿于场地、人员,照样在社区分享图书。

    李彤认为,首先可以在小区设立一些“共享书箱”,这有点类似于一个“鸟巢图书馆”,像江苏等省份都有试行。“共享书箱”能够24小时开放,老百姓可以随时拿书阅读。图书可由居民自发捐赠,也能由省图书馆提供,来“共享书箱”借书的读者要留下相应数量书作为交换,供他人借阅。“这样就解决了场地问题。”

    关于人员管理问题,李彤提出可以利用省图书馆的志愿者,省图书馆填表注册的志愿者有3000人左右,固定志愿者有300人左右,平均每周来省图书馆一次的非固定志愿者每天约有100人左右,与省图书馆签订志愿者服务协议的团体有20余个。“这些人员遍布海南各市县、各小区,如果能把他们动员起来,负责自己各小区的图书捐赠情况,就能凝聚起一股不小的力量。”

    除了爱心,科技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共享思路。“在上海的时候,如果我们要进行捐赠,只要通过手机APP下单,说明捐赠物品的情况,就会有快递员上门取件,全程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捐赠。”据“候鸟”市民毕婷婷介绍,一些城市已经在推行“一键公益”项目,这个项目由快递公司与公益组织联合完成,一键呼叫快递员上门揽收,后续还可查看捐赠物流向,还有望实现捐赠物从用户到公益组织、公益组织至受捐人间的全程追踪。

    虽然海南尚未有快递上门取件的捐赠服务,李彤却受益于这种“互联网+公益”的“共享思维方式”。她坦言自己颇受社区文化启发,准备打好“志愿者”这张牌,让老百姓捐赠更放心、更透明,进一步丰富省图书馆的图书捐赠来源,社区文化让更多的市民可以受益于阅读与思考。

    在海南大学青年学者汪荣看来,与传统的公立图书馆不同,社区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属于新的藏书形态,方便也增加图书的种类,便利了民众的阅读生活。“社区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的盛行,事实上也减少了公立图书馆的压力,社区文化是社会力量承担政府公共职能的体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意味着我们社会‘共享意识’的普及和公共意识的进步。”

每个梦想,我们都鼎力相助
有关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联系
132 3832 2962 易小姐 / 132 3838 5182 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