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魂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智的一切服务均从理念开始
以创新缔造学校的文化力、品牌力!

“三点一线”景观雕塑设计 打造南昌红色新名片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石破天惊的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中国革命事业掀开了新篇章。90年过去了,军徽与军旗上的“八一”二字熠熠生辉。天下英雄城南昌始终激扬“八一精神”,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已融入这座城市。随着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建军雕塑广场、“南昌舰”主题园3个景观的建成和开放,在凤凰洲赣江市民公园内打造了“三点一线”的红色文化经典符号,成为南昌的一张城市新名片。

    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景观雕塑设计“新城区也有了红色文化景观”

    牛行车站是南昌历史上的一个红色地标。1916年5月,“南浔铁路”全线贯通,这是江西第一条客运铁路,牛行车站成为南昌首座火车站。90年前,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就在这里下车,进入南昌。牛行车站见证了江西铁路发展的历程,起义部队在牛行车站进行的革命斗争,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昨日,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吸引近千市民前来参观。

    进入展示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组表现起义军抵达牛行车站场景的大型雕塑,雕塑背后是一幅高5米、宽约9米的大型壁画。值得一提的是,雕塑中的一个火车头造型,在多媒体演示设备的辅助下,仿佛冒出一股股蒸汽,充满真实感。从左边进入展示馆内部,按照时间脉络展示了“南浔铁路 百年沧桑”、“起义部队 挺进南昌”、“南昌起义 牛行战斗”、“红一军团 八一示威”四个单元的展览内容。

    来到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参观。“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这是一笔宝贵的红色财富。展示馆通过图文资料和一些实物,把那段伟大壮举娓娓道来,教育年轻一代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的贡献。”李栋说。

    1987年,来自宜春的周灵杰在南昌入伍。“一晃30年过去,前两天战友相约南昌聚会。当过兵的人都有军人情怀,得知南昌有很多‘八一’纪念活动,就把孩子也带来感受下,南昌的变化非常大。”周灵杰说。在父亲的影响下,周灵杰的儿子周天晨从小就是军事迷,这次来到南昌,可谓一饱眼福。“我知道南昌起义的那段历史,但是展示馆里的资料,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理解,特别是动画片和互动游戏,让人一看就明白了。”12岁的周天晨说。

    “南昌是个好地方,老城区有很多红色景点,现在新城区也有了承载红色文化的景观,对于提升南昌城市内涵有重要作用,这个展示馆可以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年轻人了解那段峥嵘岁月。”今年60岁的熊周源表示。

    建军雕塑广场,景观雕塑设计3组雕塑再现八一南昌起义场景

    步入建军雕塑广场,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主雕塑“军旗升起”,红旗翻飞正对赣江东岸,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晨光照耀下,一组组景观雕塑设计的栩栩如生的雕塑,裹挟悲壮的烽火记忆撞击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

    1927年,起义部队在牛行车站集结,2万余名起义军在轮渡码头乘船渡江,登上东岸,开赴城区,打响战斗。广场入口处的“英雄集结”组雕,在巨大的红色五角星下,十几位军人形态各异,或扛着抢、或牵着马、或推着炮,每一个人物都保持着行进状态;“挥师渡江”组雕临靠江边,一艘大船、两艘小船正撑篙起帆,甲板上指挥官、女卫生员、旗手、士兵、船夫等形象栩栩如生;中心主雕塑“军旗升起”则恢宏铸造了三位起义军形象,一人吹响革命号角,一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一人则挺起脊梁高举红旗。这三组雕塑,以逼真的场景再现了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建军雕塑广场创作组组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告诉记者,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处处体现着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将建军雕塑广场选址在牛行车站周边,其实体现了最重要的“历史还原”。

    60多位景观雕塑设计创作者精雕细琢铸就恢弘巨制

    2016年6月,景观雕塑设计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后,雕塑的原稿创作与成品制作在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参创者,在此挑灯奋战、精雕细琢。

    建军雕塑广场雕塑创作组副组长、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共艺术所所长宿志鹏,就是一位80后雕塑家。为了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南昌建军雕塑广场的创作中,宿志鹏去年至少有8个月吃住在南昌。“整个项目耗时两年多,我主要负责执行。”宿志鹏告诉记者。从去年4月开始,他忙碌于建军雕塑广场大小事务,方案思路不断深化,才定下如此规模的群雕。他坦言,自己最心爱的一组雕塑是“挥师渡江”,组雕与赣江融为一体,有船在江上游的意境。

    “建军雕塑广场,是一座城市的记忆符号,它将激活南昌的红色基因。作为亲历者,我期望若干年后,人们会将它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群雕放在一起畅谈。”宿志鹏说。

    市民、游客纷纷点赞雕塑广场

    在现场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下,看着眼前栩栩如生的人物、武器雕塑,现场市民仿佛被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市民郭琴表示,参观广场感触很深,觉得整个广场气势恢宏,雕塑设计大气磅礴,融合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时尚的现代感。“我希望每一位走到这里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八一南昌起义这段历史,感受到‘八一精神’在这座城市传承。”

    广场内运用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并开通免费wifi,给市民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体验感。通过“南昌建军雕塑广场”微信公众号,体验了360度旋转观看建军雕塑广场后,市民张帆告诉记者,一边听着讲解,一边用手机尝试VR技术全景观看,让他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

    来自河南的张家友在南昌工作,趁着孩子放暑假,昨天带着家人前来参观。“很震撼,每一个雕塑人物的表情和动作都栩栩如生,身处其中有强烈的参与感。”在建军雕塑广场,张家友指着“挥师渡江”组雕告诉记者,镜面水池的设计使雕塑与赣江在视觉上融为一体,当年起义部队渡船过江的繁忙场面仿佛在眼前重现。“我的爷爷和父亲都当过兵,经常听他们讲人民军队的故事,我的儿子今年上小学,让孩子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接受一次精神洗礼很有意义。”张家友说。

    市民李驰出生在27年前的8月1日。“通过建军雕塑广场的一组组雕塑,我们仿佛走进八一南昌起义的磅礴历史,深深为这座英雄城感到自豪。”李驰感慨地说。

    南昌舰主题园,市民今日可登舰参观

    昨日上午,南昌舰主题园内彩旗飘飘。南昌舰主题园竣工开放仪式举行,来自建设方代表、南昌舰退役老兵等数百人参加了仪式。记者看到,南昌舰上悬挂着寓意“欢迎”的彩旗,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飘扬。据悉,这是“满旗”状态,海军舰艇庆祝重大节日、举行隆重活动时才会挂起。
    
    作为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南昌舰1982年1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在服役的34年里,累计航程17万余海里,浓缩了人民海军由近海走向远洋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人民海军跨越发展的坚定步伐。南昌舰自2016年9月8日退役后,从大连旅顺港出发历经了约2000公里来到“英雄城”南昌,这一路曲折不断,异常艰辛。期间途经了辽宁、山东、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六个省市,跨越了渤海、黄海、东海、长江、赣江等水域,历时1个月荣归故里。随后,我市开始着手打造建设南昌舰永久驻泊点并在周边规划建设公园。今年7月11日,南昌舰经过一天的拖带抵达永久驻泊点。今日,广大市民可以登上这座以南昌为名的驱逐舰参观,了解海军历史。

    舰上新增防护措施 保障游客安全

    竣工开放仪式结束后,记者随各方代表登舰,200多个舱室分布在舰上各处,犹如身处“迷宫”。不过,好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指示牌,标牌上还印有二维码,市民扫描二维码便可全方位看到南昌舰,还能了解海军知识。

    记者看到,南昌舰上除了甲板外,其他区域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舰的中前部最上方的舱室分布着全舰的“中枢神经”——指挥所,舱室内正前方摆放着定位经纬度的磁罗经,周边密密麻麻分布着各种设备、电线等。舰内的会议室、弹药库、官兵住宿区都进行了复原陈列,里面摆放着9艘舰船模型以及各种教练弹,观众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感受南昌舰退役前的状态,了解海军知识。

    “为了确保参观游客的安全,我们在甲板两边都新增了防护措施。”原南昌舰主机班长刘新定介绍说,他们在舰上安排了医务室,配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此外,还放置了救生衣,安排有水上救生人员等,确保游客安全。同时,刘新定提醒市民,南昌舰内舱室较多,上下楼梯狭窄陡峭,市民在参观时一定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文明有序参观。

    退役老兵捐出物品 展示南昌舰光辉历史

    记者在赣江边看到,南昌舰一身海军灰,132米长、12.8米宽、29.8米高的雄壮舰身在阳光下熠熠夺目,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花甲之龄的郑福保在参观时不停地拿出手机拍照,他高兴地说:“在家门口看到军舰,很不容易。参观军舰就是了解中国海军历史,下次我还要带孙子来参观,让他也感受一下。”

    在现场还有一群身着海军服的原南昌舰退役老兵代表,他们一大早就从各地赶到南昌参加开放仪式。“南昌舰主题园竣工开放展示了南昌舰的光辉历程,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我们退役老兵都很支持。”老兵代表陈西生指着舰上的一些展品告诉记者,南昌舰在进行布展时,很多老兵从湖南、北京、河北等地把自己当年在舰上使用过的物品都捐献出来了,有老照片、军大衣、军装等,为的就是能让市民全面了解南昌舰,了解南昌舰及舰上官兵的光辉历史。

每个梦想,我们都鼎力相助
有关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联系
132 3832 2962 易小姐 / 132 3838 5182 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