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念先行、认识到位,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
教育学校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进行观念的迁移,树立以“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方向,创文化型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以此来引领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构建集康复、教育、培训、就业等为一体的特色化校园环境。
二、 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培育人文内涵丰厚的学校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大到校舍,小到桌椅,美化绿化等,是由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要根据特殊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要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既要追求美化,又要兼顾无障碍化。
三、 尊重生命,融合特质,创设规范民主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二是规章制度的实施。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应该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对每一个生命抱有敬畏之心,全方位的尊重人、发展人和锻炼人,贯以“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的理念,从而提高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质量。学校一切规章制度由师生共同讨论通过并实施,并能集中反映学校师生的的意志、意向。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制度是否被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消极的制度是“不准做什么”,积极的制度是“可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也就是说只有当校园制度这种“外在文化”转变为全校成员的“内在文化”时,才算是真正发挥了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制度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决不是凭主观意志随意决定,而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 注重养成,积极引导,培育爱满校园的学校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指人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交流沟通合乎人们期盼的或规定的礼仪规范等,它是学校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特教教师不论作为一个个体或者是集体,重要的是展示其行为态度,在形象上体现亲和力、尊重他人和共商协助,它不仅展示了教师的个人风采,更体现了特教老师以爱为业、无私奉献的品质。在爱满校园的育人氛围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刻苦学习,自强自立,回报社会。
五、 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创建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
特教学校的精神文化力求“情景化”。俗话说“情由景生、触景生情”,要让文化理念通过情感这个中介,巧妙地渗透在各种情境中。因此,要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精心设计各种情境,如精心组织一项典礼、一个仪式、一项活动、一次讲话,或使人感到庄严肃穆、触动灵魂,或是亲切温暖、感人至深,或是激动人心、产生动力,从而让学生整体、形象地感知学校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
六、 加强研究、注重内涵,推进特教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学校要发展,其根本在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核心是抓好内涵建设,其中包括课程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特色教育建设、教育科研建设等。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思路、新发展,在研究探索中完善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设施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中,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协调发展,就能树立起学校完整的文化现象,就能打造学生理想的精神家园,就能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学习,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绿洲。
想了解更多的校园文化资讯,欢迎登陆网站http://www.hezhi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