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魂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智的一切服务均从理念开始
以创新缔造学校的文化力、品牌力!

班级文化构建力

班级文化构建力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班风

     就像世界上绝无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绝无完全相同的两个班级。学校的每个班也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特点、气质、作风等,而这些往往通过班级文化体现出来。

     对于“班级文化:.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概念。我们所说的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集体内教师和学生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

     班级文化的形态包括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既是学校精神力量和智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又是班级精神力量和智能水准的有力表征;既是综合校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又是综合班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比较关注的生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班级文化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最后,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身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班级加以比较时,就会发现不同班级的成员,在理想追求、行为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是不同班级文化的表现。这种差别可能不是教师有意造成的,但是它却潜在的、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这个班级中的每一个人。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说:“如果说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是无能为力的话,那么通过社会环境对他间接地施加影响,老师则是万能的了。”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给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它是。无声的润物”,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它是班级这个“小社会”里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制约着每个学生及整个班集体的发展趋势。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带给学生的是清新、愉悦、自由、和谐,不仅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上了解社会、理解人生,而且为学生提供情感寄托,时刻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的形成是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的前提。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去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

(一)打造优良班级文化,让全班人做主

     走进钱圩中学的每一间教室,人们看到的都是整洁的地面、干净的窗户、错落有致的摆设,这些都透露出其特有的文化气息。所有在教室里能看到的不良现象在这里都会悄悄退避,人们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现象,看不到大声喧哗、你追我赶的“热闹”场景。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班级文化的魅力,都是钱圩中学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钱圩中学使用各种策略、凝聚各种力量,从5个方面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形成:  1.美化教室环境,发挥教育功能;钱圩中学认为,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给人以启迪教育。

     因此,学校要求各班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力求让教室的墙壁“说话”。

     学校各个班级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教室墙壁的空白处布置学习园地,进行优秀日记专刊、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和优秀作业等展览,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设置奖状区、健康角、红十字专区或近期优秀作品展示区等,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健康意识和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按自己班级的特色布置教室的功能区,如卫生工具的整齐排放、饮水机的摆放;定期出版黑板报,并保证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内容健康向上。

     另外,在教室前方的角落可以进行绿化等,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及观察能力。

     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事件的变化,各班级可以及时变化环境布置.以更好地呈现出教室文化建设的功能。

     2.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到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的作用。

     学校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为此,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各班级参与竞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认为,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统一要求各班在班级干部的任用上,应该坚持个人自愿、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把工作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高的好学生选出来,为全班学生夏务。

     为了对班干部严格要求,提高班干部的威信,给班干部以“自主权”放手让他们去做工作,学校还每月召开两次班干部例会,让他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商讨班级活动等。在班干部队伍的带领下,各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团结了,积极性更高了,凝聚力更强了。

     3.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学校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出学主良好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

    (1)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学校应用各种形式,如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或者看录像等方式教育学生具有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有责任感、懂文明讲礼貌,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班级、关心学校、关心集体、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等,力求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拥有宽阔的视野、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学校还特别强调,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班主任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注重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人人都需要诚信。学校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要求各班结合自己班级的特点开展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如让学生结合自身了解的违背“诚信”经营行为的事例进行讨论,并由此延伸到对校园、班级有违“诚信”的行为进行批判,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学生“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4.注重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认为,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曼,从而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班级制度文化的  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从而养成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因此,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学校要求各班根据校纪校规,根据本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班风、班规、班徽、班歌等。

    而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中,各班主任也要团结集体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我,同时也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

    5.优化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

    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课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相互理解,团结互助,平等、友好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气氛,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帮助。

    学校要求各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其协调功能,促进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进而形成一种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是主体,但班主任是领头人,起着无人能替代的作用;同时他又是掌舵人,掌握着整个班集体的命运。班级文化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

     忽略班主任的作用,整个班级就像无头苍蝇,失去了方向和目标。因此,为了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钱圩中学时时刻刻都在对班主任提出要求,时时刻刻都在强调班主任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或多或少地都在进行着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领头人,我们应感到荣幸,而作为掌舵人,我们更要感到责任的重大。

     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是艰辛的、漫长的,但影响也是深远的、巨大的。我们要做有心人,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体目标出发,全身心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让我们的班级因此而更加生机勃勃,让我们的校园也因此而发展壮大。

(二)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主创人

    高密一中始建于1945年,是潍坊市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走进高密一中校园,人们很容易地就能发现,原先挂在各教学楼上的名人系列的事迹和画像中,不知何时有了学生的作品;各功能楼都有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名字——博雅楼、春华楼、励志楼、文昌苑、仁和居,而给这些楼厅命名和题书的,竟然也是学生……

     2007年,学校为了凸显校园文化,决定对整个校园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而班级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校园整体文化上一个新台阶,必须从班级文化入手。因此,学校要求所有班级先建立本班的班级文化。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孙世杰老师也投入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潮中,他和学生们一起集思广益,展开了“共建文明家园”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1.“亚健康状态”警示制度

     孙老师认为,班级文化首先要有文明的品行。为此,他们首先制订了-学生品德行为习惯自查表”,包括上操习惯、作息习惯、生活卫生习惯、上课习惯、自习习惯等。每一指标又分成若币个子项,作为约定的文明习惯,印发给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日日思考、周周自查。

     班里还专设了“亚健康状态诊治委员会”,专门管理、教育习惯不好、品行不规范的学生。如果某学生衣冠不整,或说了脏话,委员会值勤人员会及时发给他“亚健康状态警示卡”,提醒他生活行为习惯处于“亚健康状态”,要马上矫正,否则影响班级文化健康;如果某学生上课迟到了,警示卡也会马上提醒他处于不守时的“亚健康状态”……

     一个游戏规则,却成了孙老师班上人人自律、珍视自己和班级健康的律例。迟到、闹矛盾、说闲话、卫生不良、纪律不好的现象不治自灭。

    2.多种文化渗透

    为了提高班级文化生活品位,孙老师和学生们商定:每天上午上课前10分钟,开展文艺品评活动。每天由一名学生将其认为最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拿出来,或展示、或讲评、或欣赏、或演唱,结合个人的理解、感悟,与大家共享。古今中外,名著、名曲、名画、名艺,可自由选题。

     学生们对此津津乐道,他们在《诗经》中感受上古的文明,在《生命进行曲》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在名人经典故事中修身励志,乐此不疲。他们还联系学校电视台,通过闭路电视系统,播放午间新闻,聚焦国际风云,关注国计民生。学生们还自觉地把对时政新闻的分析和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促进了对政治学科的学习,也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辨别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多层次地丰富了班级文化生活。

    3.让每个学生展示亮点

    孙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特长,教育的关键是去发现、去发掘他们这些隐藏的潜能和素质,并且给予他们科学恰当的评价。

    因此,孙老师在班上开展“给学生找闪光点”的活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互找优点,每人至少找出他人3个方面的闪光之处,也可以自己给自己找,评选结果都手.以公示。学生们把自己成长中的成功和闪光处都一一展示出来,这就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个过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他人,也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从而促进了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他们还建立了主题文化宣传园地,让学生展示自我,而且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了业绩档案。学生每天都能亲眼看到自己的业绩和奋斗目标,并从中感受到激励和自豪,从而充满信心、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个活动明显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形成了文明进步的班风,也让孙老师发现每一名学生都很了不起,深切地体会到了“从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从多个角度来看学生,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的教育哲理。

    从孙老师班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看到了文化的主体策划者是学生,主体创建者是学生,最大受益者还是学生。

    班级文化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受教育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在文明家园共建活动实施的促进下,孙老师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团队工作红旗单位。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格、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有一次,全班学生参加市里的集体活动,会议一结束,这个班的学生都自觉地将座位周围的卫三打扫干净,这种举动当场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

    孙老师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带来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班级带来了荣誉,也为校园文化建设铺就了道路:

(三)构建校园班级文化的方法

     班级文化的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

    那么,如何构建这种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的班级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呢?

    1.美化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

    (1)我们在布置教室前要在整个年级商量好,统一好一个主题,各班再唪现自己的特色。教室的布置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来选材,如“成长乐园”“亲情家园”等。

    (2)我们可以在教室走廊里设置“文化长廊”,每层一个主题,从下而上悬挂着古诗文赏析、中华传统美德、科技博览等图文并茂的彩色挂图,集知识性、教育性、观赏性为一体;设立黑板报、宣传橱窗,展示学生的艺术怍品,让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

    (3)我们布置教室的一墙一壁、一纸一画都要表达班级的思想和目的。

我们对教室的整体布局、座位的排列等都要做到立体式、全方位的布置。

    (4)每一面墙壁、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角落都要浸透出平等、宽容、和谐、激励、催人奋进的现代文化气息。角落里还可适当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将其布置成生态园,方便学生学习和观察。    (5)教室的侧面墙壁上可镶嵌校训和班魂,醒目显眼;教室的前方尽量

简洁大方,切忌繁杂花哨。黑板的左右两侧适合放名言警句或者硕果累累的展示台。

    2.开发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即班级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我们要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展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宣传这些规章制度。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配以相应的奖励制度,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3.强化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我们应发挥班旗、班歌、班徽对学生的影响。在设计班旗、班歌、班徽时,班主任应调动全体师生人人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征求学校主管部门及

校长的意见,引起他们的关注,给他们一个美好而鲜明的印象。

    设计完成后,各班应通过集合、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班旗、班歌、班徽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让全班同学参加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班级文化的建设对班主任工作有重要意义。因为一旦有了健康向上的班  级文化,将使班主任在学风建设、典型树立、违纪处理等很多工作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班级文化建设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现代教育实施者的教师,我们应充当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师,把握班级发展的方向,有意识地在建立班级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追求特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集体观念,从而提升班级文化。

 

 

 

 

 

 


每个梦想,我们都鼎力相助
有关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联系
132 3832 2962 易小姐 / 132 3838 5182 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