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园空间资源,营造学生喜欢的校园,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教育,以此滋养师生心灵。
每当走进虹桥小学新校园,都能感受到花园式学校的典雅……虹桥小学至今已走过100多年历程,学校致力于打造良性互动的教育生态。
校园文化环境,是师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磁场”。闵行区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注重体现以人为本,以教师、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建设“和谐、健康、开放、多元”的校园文化。在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和高品位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使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上海弄堂”传承民俗文化
虹桥小学学校少年宫弄堂游戏。
在虹桥小学新校园,虹溪池里水波喷涌,锦鲤穿梭;春天,满路的樱花迎风摇曳;初夏,满墙的蔷薇吐露芬芳;金秋,小径的银杏撒下金黄;寒冬,满园的腊梅暗香浮动……底楼的“悠悠校园情”,呈现诠释办学理念的浮雕、百年办学历史、快乐小队活动剪影、学生三字歌;2至5楼的长廊则是“艺术展示”、“快乐读书”、“科技之窗”等主题活动区,沿教学楼梯拾级而上,到处可见学生活动的掠影。
校园文化环境是师生充分成长的主要生活空间。学校以“上海弄堂”为原型,家校携手打造了一个传承传统文化、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场所——“小水滴”少年宫。少年宫里,“上海的家”陈列的每件展品,大到樟木箱,小到绕线板,还有老式唱片机、小小腌菜缸等,全部来自学生和老师家庭的收藏。孩子们参观小小陈列馆,了解上海民俗生活;在弄堂里玩打弹子、造房子、刮片子、转圈子等“九子游戏”,体会童年幸福;在软软吴语中学说上海话,品尝上海小吃,感受家乡无限美好。以彩虹的七色命名的七项特色课程,包括:红色经典教育、橙色生命教育、绿色低碳教育、蓝色阳光教育、阅读青草地、艺术紫花环、英语金色桥,构建了“七彩课程”,不仅绘出缤纷童年,也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平阳小学学校走廊墙设计文化节——盛夏热力派。
百年老校重焕新颜,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步入浦江三小校园,以“明心慧观、志能聚涛”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标识和校训、校风等即入眼帘,四层建筑长廊——校史长廊、阅读长廊、科技长廊、艺术长廊,风格迥异,教室与走廊则凸显“一班一品”。徜徉校园,文化底蕴与现代之美相得益彰。
学校走廊墙设计空间孩子自己打造
古美学校亲子感觉统合绳梯游戏。
如何尊重孩子的成长方式,让美丽的校园空间由孩子们创造?古美学校是古美地区唯一一所公建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校园的可用空间不大,但校方秉持“我的空间我选择”,同样的校园空间因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呈现出不同价值。一入校门,洋溢着浓浓校园文化气息的小荷广场是师生的最爱,莲藕状的绿色椅子不仅是孩子们休憩的好去处,更是四季活动分享的好场所:同学们在此朗诵,弹筝品茶,体验扎染。楼宇间的八角亭里,留下学生们制作风筝的专注背影。雅致的怡然亭,葱郁的绿树林,屋顶的小花园,乃至操场边的沙土地,都成了孩子们开展校园“四季”活动最好的空间。让有限的空间,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无限的可能。古美学校的每一平米土地,都力图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学校每个层面的“空间角落”,孩子们都可以自主、尽情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创造日常化的校园新生活。
华漕学校学生沪剧表演。
怎样将公共空间,能教育化地利用?华漕学校办学所处地域非常独特,是曾经的漕运港口,现在的虹桥核心商务区“空港”区域。百年华漕墙、石库门长廊、沪剧长廊等布置,体现学校厚重办学历史的同时,也彰显出对学生的“环境化育”、“文化育人”的用心。如何让学校的墙壁会说话?走廊的渔网墙布置,既考虑学校漕运文化的历史传承,也考虑学生作品周期性更换的便捷。楼梯口师生涂鸦墙的绘制、各楼层师生作品栏的展示,对创作师生是一种肯定,对浸润其间的师生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还着重对大楼内部绿化进行“种植”:每个走廊摆放绿栽,每个楼梯悬挂鲜花,绿化遍布校园的角角落落……老师带领孩子在照顾花花草草的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生命生长的惊喜、照顾花草的责任以及生活的幸福美好。浓浓的书香气息弥漫着整个校园。走廊不同地方,放置了一些或方或圆、或高或低的特色桌椅和书架,吸引师生随时可以坐下歇息、交流和阅读。电子图书漂流柜放在学生经常通行的走廊醒目处,便于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