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魂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智的一切服务均从理念开始
以创新缔造学校的文化力、品牌力!

学校文化墙设计传统文化新活法| 看古籍、学香事,年轻人的“雅文化”原来是这样

    中国文人自古追求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九大雅事中,唯独“香事”常常被今人忽略。学校文化墙设计传统文化新活法| 看古籍、学香事,年轻人的“雅文化”原来是这样,已经很少有人懂得,曾经我们拥有合香、品香、斗香的一整套文化、器皿和仪式。
   
    而令人意外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香。江南文人香事的非遗传承人、国家劳动部文物艺术品高级鉴定师吴清说,近几年前来学习的都是年轻人。
   
    这个相对冷门的项目,正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在小众中流行。流行反过来说明,原汁原味的复古,或许才是年轻人喜爱传统文化的理由。
   
    80后女生张鹤,英美文学、金融专业出身。彼时,她自己都未料到,有一天会与香如此结缘。
   
    张鹤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十分“现代化”,家里没有人特别爱好传统文化,而她自己更是听着英文歌,看着英文书,甚至以英文为专业。
   
    直到4年前,她受邀在上海的一家美术馆布展。当时,有年轻学生们当场展示了一番江南文人香事的场景。
   
    第一眼,张鹤就震惊了。
   
    她没想到,原来香事有一整套精美、繁复的器皿,从香炉、盒子到各种看不懂的金属制品。她更没想到,制香、品香的过程,动作如此优雅,仪式感十足。

    当手工的香丸、香饼在香炉中隔火煎香,香气在空间里慢慢蒸腾、上升,随着仪式,一丝丝进入鼻尖,张鹤忽然感受到另一种境界,区别于自己庸常而琐碎的世俗生活。
   
    焚香沐浴。中国人敬天、敬地、敬祖宗,都离不开香。我们的先人认为,除了云、雾,恐怕唯有飘忽不定的香,可以成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无论世道变迁,焚一支香,看烟线徐徐,似乎人的烦恼也渐渐远去。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容一个人品格高尚,词汇多少都与香有关,比如“德馨”。
   
    对当时的张鹤来说,那是她此前从未感受过的新奇。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读书时的课本知识,没有受到更多熏陶。
   
    所以,直到一年后,经一番心理挣扎,张鹤发现自己实在对香事念念不忘,这才下定决心学习。

    拜师容易,但学习颇有难度。
   
    生于1968年的吴清,是江南文人香事非遗传承人,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浩如烟海的古籍,是他日常的阅读书目。
   
    香事学习的第一步,往往是看古籍书单,如《长物志》《东京梦华录》《李渔随笔》《历代笔记小说大观》《玉台新咏》等等,学生还需要认真背诵《香乘》《香谱》《新纂香谱》《陈氏香谱》中古人的香论及香方。
   
    学生的作业常常是“高难度动作”,比如为某古籍的某一段写注疏。

    仅文言文阅读这一项,就不是经历文化断层的大多数中年一代能够“吃得消”的。反倒是现在的年轻人,文化素养、文言文水平相对较高。
   
    一位90后学生表示,他从小到大,班里的同学中总会“冒”出一两个文言文达人。如今,高考作文,每年都不缺文言文写作高手。可见真正有希望啃下古籍的,还属年轻一代。
   
    比如,有一位专程从北京赶来拜师的年轻人,让人印象深刻。起初,吴清建议他先把《考槃余事》的论香部分背出来。年轻人答:“我回去就背。老师,我还要背什么?”
   
    背这段对初学者已经颇耗精力,对方怎么还要背?看到年轻人一脸从容,吴清接着说:“那你再背宋代丁晋公撰的《天香传》吧。”结果,年轻人又非常淡定,希望吴清再开书单。于是他干脆问那位年轻人:“你会背什么?”年轻人回答说:“报告老师,我会背《香乘》。”
   
    这让人大吃一惊。《香乘》全书共二十八卷,旁征博引,累累记载,凡有关香药的名品以及各种香疗方法一应俱全,可谓集明代以前中国香文化之大成。单从体积上看,一套《香乘》就有整整几摞。
   
    同样,文言文也没有难倒英美文学专业的张鹤,读书时的文言文功底还在,只要感兴趣,愿意拿起古籍,她照样能看得津津有味。

    真正动手学香的第一步,是打香篆。
   
    古代有一种炉,叫篆香炉。炉里先平铺一层香粉,稍稍压实,盖上配套的金属印篆板。印篆板其实就是一种造型“模具”,它往往中间镂空,勾画出一个字,如寿、喜等等。   
用手把香粉慢慢铺到镂空印篆板上,用力均匀,松紧有度。手指轻轻一弹,香粉渐渐下沉。把印篆板拿掉后,香粉上凹凸有致地显现出一个字。此时,就可以点香。
   
    香随着字的形状慢慢烧着,仿佛缓慢流动的烟火,宁静而优美。

    选择打香篆作为第一门课,是因为它动手较简单,很多小朋友一学就会。通过打香篆,一来训练动作的柔雅,轻重有度。如果香粉压不平,印在香粉上的字很容易烧到一半就断;二来培养静心,整个过程需要不急不躁。
   
    宋代,文人用篆香炉记时间。一炉香,烧到中间,往往意味着吃饭时间到了。
   
    古人讲究器具,光是篆香炉,就有各种形状。其中有一种香炉形状独特,犹如一条长长的如意柄,上刻繁复花纹。
   
    许多香炉收藏者其实并不知道这种“如意”怎么用,甚至不知道这是篆香炉。即便有人告知,此物用来烧香,原主也只会把整个篆香炉当做底座,在上面直接点上一盘线香。

    当有人前来收购时,曾有一位原主两眼发光,提了一个要求:“这东西究竟怎么烧?我研究了好久都没研究出来,能不能演示一遍给我看?”
   
    还有很多古人用来制香、品香的器具。有的如长条状,像叉子、勺子,有的如盘状。原主十有八九不懂是什么,还真有人以为“大概是古人吃饭用的”。

    香事的上课方式分两种:一种选择双休日,几名学生到老师家里,共同坐在长桌旁,老师一个人讲课,可以从早讲到晚。学生们则边听边做笔记。
   
    讲课内容主要为香的材料、器具和文化,常常涉及古代历史和生活百科。香是整个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这些年轻学生还要学会插花,四季轮回,插的花与香搭配各异,香席摆放时,也会用到插花、基本的泡茶方法。这些都是常规作业。
   
    一言以蔽之,学习的是中国整体的审美情趣和优雅的生活方式。

    另一种上课方式,有点像古人了。春暖花开时,老师们会选择户外授课,比如带着年轻学生去宁波保国寺。
   
    保国寺并不是因寺庙闻名,而是因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此地已经是一座活灵活现的“古建筑博物馆”,被多所大学建筑系相中。
   
    每次教学,都会有一位学员随身携带一个香盒,考究的用蓝色的蜀锦包袱皮包裹,从里到外完全复原了晚明清初的工艺。
    
    香盒外是红木,内是桐木,由三层抽屉构成。每层抽屉后面都有个拇指大小的小洞,轻轻往前推,就可以把抽屉推开,取代把手。
    
    第一层抽屉里放着几个漆器的香盒,盒子里是香料,一小片树木。有的盒子里放手工制作的香丸、香饼,香丸复原古方,上有金色花纹。还有的抽屉放着香炭盒和品香的工具。
   
    年轻学生们在北宋年代的大殿里席地而坐,大家一边感受古代传统建筑的空间,一边听老师讲授香的文化,体验美感,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氛围里。

    吴兆丰生于1997年。与张鹤的生长环境相反,由于父亲从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工作,所以吴兆丰从小耳濡目染。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他的童年变得有趣。

    升学时,听说新的学校要递交简历,别人家的家长拿出厚厚一叠奖状证书,而吴兆丰的简历是厚厚一叠相册,他小小年纪就跟随父亲去过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
   
    吴兆丰现在回想起来,从小看遍祖国美好河山、接触传统文化,思维和想法上与同龄人略有区别。比如,他意识到地貌差别之大,各地风俗迥异,看多听多了,他从小为人包容、理性,性格温和。
   
    如今,他在大学里读的是人工智能专业。有一次,他拿着篆香炉在宿舍烧,室友们纷纷感到好奇,还争相拍照,发到朋友圈里晒。平时与同学聊天,他常常从时事聊到传统文化。比如前段时间的保姆纵火案,闲聊时,他会从道德理念的角度,来思考现代人和古代人观念的差别。
   
    “我们是理工科学校。”吴兆丰说,“但很多90后都对传统文化天然感兴趣。”有的同学喜欢买盘珠玩,有的喜欢喝茶,还有人参加学校里的汉服社。
   
    他的梦想,是未来能把人工智能和工艺美学结合在一起。
   
    而最近,张鹤正在看《起居注》和《长物志》。她发现,中国古代对衣食住行的讲究、生活的精致、玩法的多变,与她曾经熟悉的西方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比较“西化”,爱喝咖啡、逛商场。而如今,她从传统古籍中,感受到相似的精致生活。喝咖啡之余,也会喝茶。逛商场之余,还喜欢养兰花。
   
    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她并不感到突然,“现在白领讲究消费品位,城市里的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美学、器物美学,什么日系冷淡风、北欧极简风,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风,不也正好与此相通吗?”

    吴清本人,亲眼见证了传统文化怎样一步步复苏,从“老土的冷门玩意”,直到现在变成年轻人心中的“新时尚文化”。
   
    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爷爷是弹奏江南丝竹的老行家。有一次,他在翻阅古书时发现,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爱弹古琴,于是萌发了对古琴的好奇。但是周围并没有会弹古琴的人,这件憾事一直埋在吴清心底,成为一个心结。
   
    多年过去,他渐渐长大,直到1995年,一次偶然,他得知了古琴名家龚一的住址,兴冲冲跑去龚一家里拜师。
   
    一个穿着古朴、精神矍铄的中年人开门了,他就是龚一。吴清说明来意后,龚一非常惊讶,表示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学习古琴的人少之又少。
   
    两人相谈甚欢。不久,开始正式学琴,龚一借给吴清一床古琴,表示收下吴清这个徒弟。多年愿望实现,吴清喜滋滋地扛着琴回家。
   
    上世纪末,不少人都沉浸在物质的飞速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鲜有被关注。有一次,吴清参加全国古琴打谱大会,老师告诉他,全中国会古琴的人都在这里了。吴清悄悄一数,不超过300人,而且大半都已头发花白。
   
    然而如今,古琴已成为十分热门的项目,被都市年轻的白领们追捧。
   
    热到什么程度?去枣庄闲逛,都能听到一个犄角旮旯里传来叮叮咚咚的古琴声,原来是年轻的小姑娘在弹奏。
   
    有一次在大西北城市,吴兆丰遇到一位年轻的少数民族也在弹奏古琴。旁边一位南方游客愣住了,询问对方:你们平时难道一边吃着油果子,喝着三泡台,一边弹古琴吗?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结果,少数民族的小姑娘不客气地回击:“你懂什么呀,我们平时弹古琴时,都是喝老普洱的!”
   
    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而现在,学习香事的大半都是80后、90后。
   
    为什么许多传统项目又开始回到年轻人的视野?
   
    一方面,年轻人对古人的生活方式充满好奇和猎奇,特别是宫廷剧功不可没。

    比如有网友看完《甄嬛传》里用麝香让人滑胎的情节,在网上发帖询问,麝香是不是真有这么神奇?有回帖说,如果麝香真那么厉害,当年计划生育的时候让人闻一闻就行,怎么可能呢?
   
    另一方面,越是复古、原汁原味的传统仪式,越吸引年轻人。复兴传统文化的方式,未必需要急功近利式创新。
   
    江南文人香事很少做改良、创新。从汉代到光绪年间的香方难以计数,今人恢复制作了其中的百余种。反倒是钻研求古,复原古代的完整仪式,让庸常生活中的年轻人,被这种区别于现代都市的美学方式所吸引。

    香事在年轻人中小范围流行,至少从侧面证明了一点:时间到了、文化需求到了、追求生活品位的时代来临后,传统雅文化的复苏,几乎水到渠成。
   
    中国人的生活,必须要有中国人的味道,那就是传统的仪式感。优雅地拿起仪式,是为了能放下浮躁,慢下节奏,去感受精致的生活。

每个梦想,我们都鼎力相助
有关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联系
132 3832 2962 易小姐 / 132 3838 5182 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