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魂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智的一切服务均从理念开始
以创新缔造学校的文化力、品牌力!

东莞旭东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十条建议

时间:2021-02-23 18:17:47   点击:
“互联网+"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东莞旭东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十条建议


2014年11月,领导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高校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校园文化设计结合起来,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为高校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生态。高校校园文化设计利用互联网思维来求变革、进行自我革命,更能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一)“互联网+”丰富了校园文化设计的内容和载体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借助数字化的网络通信技术,互联网从未有如此巨量的知识与信息被发掘、汇聚和传播。这些知识和信息为大学校园文化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载体。当前,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与发展,在“互联网+”平台中的信息以文字、图像、影音等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使大学生学习生活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大学校园文化可获得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说,“互联网+”平台为大学校园文化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养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载体,极大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东莞旭东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十条建议


(二)“互联网+”拓展了校园文化设计的“空间”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大学校园相对孤立,基本上还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相应地,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校园内的物理空间。即便与外部社会发生关系,也大都是人为刻意安排的。总体看来,大学校园文化自成系统,既有自身的独特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由于受空间范围的限制,大学校园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


东莞旭东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十条建议


大学的“围墙”。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往往也是其文化活动及文化影响的边界。但到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的无边界性彻底打破了大学校园的空间概念。大学师生即便身处校内,也可以十分便捷地与外界进行思想的交锋与碰撞。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层级的消解削弱了“意见领袖”的权威。具体到大学校园,则体现为知识权威、学术权威、行政权威等各方面权威的削弱。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校园文化的价值选择更为多元,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同时也极大拓展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空间,增添了校园文化的活力,当然也给校园文化设计带来挑战。

每个梦想,我们都鼎力相助
有关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联系
132 3832 2962 易小姐 / 132 3838 5182 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