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室在“导学案”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导学案”重练不重导,问题的设置没有思考性
导学案被制作成习题纸或者试卷,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完成习题,如填空、选择等,起不到对教材预习的效果。以英语阅读课教学为例,导学案很常见的形式是某一阅读段落要求写出段落大意、某一段落挖空格,某一段提出问题,导学案完全成为阅读理解的题海,只重题型的多样性,特色教室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特色教室学生完成内容过多,问题的设置没有梯度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之前要反复研究教材,找出本节课明确的学习目标,教材中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解决不了,小组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老师应该精讲精练的问题,这样的导学案既导了“学”,又导了“教”,这才是有效的导学案。
如上所述,导学案应该在教和学两个方面起作用,但在课堂上使用导学案,教师不太可能做到当场批阅,那么对学情的了解情况就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很好地抓住突出性问题,特色教室就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的精讲精练。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考虑把导学案提前布置成家庭作业的形式,或当堂课找有代表性的几位同学进行抽査抽批,这样,可以减少教学盲目性,提高导学案的使用效果。
总之,特色教室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地位和角色,一切以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果为宗旨,教师要自始至终把握学情,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老师不重复,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养成习惯,逐步达到授人以渔的境界。
以上只是对“以学定教”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的一个初步探索,如何落实在课堂上,关键还是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特色教室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做法,立足点在学生的“学”上从而设计出真正符合教育规律的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