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学雕塑艺术这个男孩来自韩国京畿道,小学四年级开始随父母在上海生活,看到这位在班主任的课上都能一言不合就趴桌上睡觉的“高冷”男生兴奋的样子,我灵机一动,关掉了音乐,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李同学惴惴不安地看着我,好像才发现自己刚刚“失态”了一般,其他同学则是一副等着看笑话的表情。
同学站起来,准备使用标准的“韩式鞠躬道歉礼”,我摆了摆手问道:“你会用韩语唱这首歌吗?”(因为配套教材使用的是译制版)“会!”他肯定地回答。“那么,大家想听一下原汁原味的《中学雕塑艺术阿里郎》吗?”——“想!”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着钢琴伴奏,李同学在讲台前虽稚嫩却声情并茂的演唱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而那对故乡音乐的热忱更是让人动容。一曲唱罢,我问:“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歌吗?”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不太了解这首歌,是奶奶教会我唱的,所以还是老师您来说一下吧!”
福建的《采茶扑蝶》和《天黑黑》、广东的《彩云追月》、江苏的《茉莉花》……甚至还有人唱了段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个个绝对不专业但绝对用情的表演让在场的上海同学大开眼界,李同学更是摘下了“高冷”的面具,听得极其投入,津津有味。最后,中学雕塑艺术总结道:“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能感动自己的才能感动别人,请再次把掌声献给李同学和我们自己!”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节课上得很不成功甚至跑偏,完全没有实现教案里说好的“教学目标”,但却是我自认为是最有人情味的一节课。我觉得,在当今时代,将德育渗透音乐学科的必经之路,是情感的启发和引领,只有做到发乎于情,中学雕塑艺术才能从深层次起到教化人心、改变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目标。
为什么那个韩国的李同学听到《阿里郎》能够如此激动、能够有如此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原因只有一个:那是他奶奶教会他的,是积淀了个人情感的民族之音,而中学雕塑艺术的表现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类似情感,最终产生了跨越地域及国界的共鸣,这不正是音乐学科德育的深层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