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学校教育立德树人方面提出的核心素养培育主要包含三个板块、六个目标含义的要求,分别是: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学校文化建设认为上述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平行并包含进阶关系的内容:具备判断并选择的能力,具备理解和反思的能力,具备包容他人及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自律和自主的能力。
于是,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德育课程体系以及学生自主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培育架构,力图在大德育观”实践中促进学生素养的进阶与提升。自2012年以来,我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高品质校园生活”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求创新、求发展,一步一步深入践行党的教育观。我们所着眼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极速变革的发展时期,学校文化建设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怎样才能将高喊的“核心素养”口号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关键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我校的实践经验
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只有浸润式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教育才能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德育问题。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生活是“场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石,而常态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就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学校教育规律和国家育人目标的相对稳定的科学育人体系”。因此,我校秉承“学生走进校园就是教育活动的开始”这一观点和原则,学校文化建设力求在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反思与自我提升的能力以及各方面核心素质,其中主要包括围绕以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习得的主题实践活动或体验型课程,这些德育活动运用训练习得、养成教育、集体实践活动等方式,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育(年龄年级、性别差异、住宿与走读等),为学生认为素养的提升以及“社会人属性”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仪式教育
2.学校文化建设让扎实的自主管理体系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