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之前,尝到当家做主甜头的广大师生,带着对新政权的热爱和建设新中国的激情,积极投入到新型大学的缔造、改造和建设中。高校校园文化总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广大大学生充满朝气和活力,他们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雷锋日记》等文学作品为精神食粮,以“人人为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为人人”为价值取向,以“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理想风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实际行动等,使高校校园文化发挥着催人奋进、启迪心灵、净化思想的重要作用,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南坑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先进的班级管理受好评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得以理性的回归而蓬勃发展起来。以1977年恢复高考为标志,一大批朝气蓬勃和富有朝气的青年进入大学校园。“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实现自我”成为这一时期大学校园的主旋律。恢复高考后的“老三届”大学生在拼命读书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高校校园里涌现出一批“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作品,在高校和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20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大量尖锐复杂的现实和理论问题,促使高校师生们企图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寻求答案,其中包含着对西方文明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度反思”。这样,“尼采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等西方思潮不断涌入校园,得到大学生的热捧,大学校园很快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集散地。
南坑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先进的班级管理受好评
1986年4月,在上海交大第12届学代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引起了各高校的共鸣和媒体的关注。华东师大率先举办首届“校园文化建设月”,上海交大、华东工学院(现改名为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相继推出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各种学术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高校校内建立起来,舞会、晚会、运动会、学术讲座等文娱活动蓬勃开展,大大丰富了高校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下,“读书无用论”又重新泛起,“金钱万能”“六十分万岁”等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拥有一定的市场,再加上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最终导致校园文化的失衡,酿成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使得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